貴州三人行財務 發布時間:2020-07-17 09:36 閱讀量:4159
疫情影響漸漸趨于平穩態勢,初創企業在注冊公司時,注冊資金時越多越好嗎?公司沒有業務是否還需要記賬報稅呢呢?
理論上,除了仍舊實行法定注冊資本的行業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建筑施工、典當、外商投資、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注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但作為初創公司,應當有比較嚴謹的法律意識。
注冊公司門檻降低,無需注冊資本驗資報告,但這并不意味著注冊資金寫越多越好!
具體原因如下:
1.公司注冊資本寫多少,要參考所在行業資質要求
例如,互聯網公司申請ICP經營許可證時,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天貓、京東也對入駐平臺的商家提出了標準:注冊資本為200萬以上。其他需要資質/資格的,如招投標等,參照行業通行做法就可以了。
2.注冊資本越大,承擔的風險/責任就越大
例如:一家注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A占70%股權,所以需要出資70萬。后來公司經營不善,欠了1000萬的外債。那么A最多只需用他70萬的出資額來承擔責任,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沒關系了。但如果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A依舊占70%的股權,那么A就要承擔700萬的責任!
3.需要考慮到印花稅
每年年底,企業要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例如一家科技類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萬元,如果企業完成實繳,那么,企業的印花稅將是500元。
例如:2016年,一家名為安徽玉龍地智慧餐飲的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0億元,(3個騰訊的估值),如完成實繳,印花稅將達到25億元。所以那些想要偽裝成億萬富翁的“創業土豪們”要慎重了。
所以,注冊資本并不是越大越好,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走的是股權融資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股權比例,而不是注冊資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合理的注冊資本,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公司成立后,需要在銀行開設一個企業銀行賬戶。股東個人(或單位)從自己賬戶向公司賬戶轉入應出的資金即可,轉賬資金用途里要寫上“投資款”即可。
之前在實繳制的時候,注冊資本是需要驗資報告的?,F在多數情況下已經不需要了,只有一些招投標項目或者比較大型的合作伙伴,為了確認合作公司的注冊資本已經實繳,需要合作公司出具驗資報告。驗資報告可以在實繳完成后,找會計師事務所來出具即可。
以下為常見問題解答,看看是否在其中能夠找到您滿意的答案。
Q:我注冊了一家100萬注冊資本的公司,后來不想經營了,需要補全這100萬嗎?
A:這里分兩種情況:
1.公司沒有外債,不想經營,想注銷了
不需要,公司沒有外債時,不涉及補償別人的損失。直接走正常的注銷流程即可,不需要把錢補全后再注銷。
2.公司有外債,不想經營了
需要把款還上?!罢J繳制“只是不用現在一次性把錢掏出來,但是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在的。你需要按照你所占的股權比例,承擔對應的債務責任。
Q:注冊資本可以使用嗎?
A:可以使用。
注冊資本就是公司的錢,就是公司用來花的。一般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日常經營運作、發放員工工資、進貨、購買辦公用品等。但是,注冊資本不可以隨意支給個人使用,如果需要給個人打錢,必須要有相應的發票報銷,或者走工資、勞務費用、獎金等形式。
Q:新公司沒業務可以不記賬、報稅?
A:必須要做賬,必須要報稅。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領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30日內要辦理稅務登記,當月建賬。企業必須要有一名專業會計,根據原始的票據憑證,為企業做賬。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批下來后,首月建完賬后,次月開始進行納稅申報。不管有沒有賺錢,也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個月都要根據運營情況做賬,然后根據賬本向稅務局做稅務的申報。
不做賬報稅后果非常大:
1.不能貸款買房
2.不能辦移民
3.不能領養老保險
4.公司每年會被稅務局罰款2000至2萬元
5.企業欠稅,法人會被禁止出境,無法購買飛機和火車票
6.企業長期不報稅,稅務局將上門查賬
7.長期不報稅,發票機被鎖
8. 進入工商經營異常明了,所有對外申辦業務全部限制,如:銀行開戶 、進駐商城等。
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決定》要求,不再單獨登記企業集團,不再核發《企業集團登記證》,并認真做好以下銜接工作:
1.放寬名稱使用條件;
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集團成員企業的注冊資本和數量不做審查。
2.強化企業集團信息公示;
3.依法加強對企業集團的監督管理。